| 无障碍访问 | English

健康科普

联系我们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北路10号

010-67563322

crrcweb@163.com

健康知识

严重缺乏康复人才,是制约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瓶颈”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李建军)在8月18日召开的第二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建军指出:严重缺乏康复人才,是制约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瓶颈”

  李建军主任认为,中国社会人群中的残疾人、老年人和各种慢性病患者对康复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

  一、中国社会各类人群的康复需求及其康复专业人才的现状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另据资料显示,在这8000多万残疾人中,有康复需求者接近5000万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44亿,患有各种慢性病、并有生活能力障碍需要康复服务的老年人约有7000多万人;我国还有慢性病患者2亿多人,需要提供康复服务的超过1000万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交通、工伤事故致残的伤残者,每年增加约为1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人需要康复服务。

  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的卫生部、民政部、教育部和中国残联积极发展康复服务机构。目前,中国残联系统建有省级残联康复中心30家、地市级残联康复中心92家、县级残联康复机构4000多家,全国共有各类各级残疾人康复机构19000多家;多年前,国家卫生部就明确要求所有三级医院都必须设立康复医学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备社区康复的功能,目前,至少有800多家三级医院开设了康复医学科,已建设180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是由于各个康复机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重缺乏康复技术人才,为上述人群提供康复服务的能力非常有限,还达不到20%,康复效果难尽人意,康复服务缺乏专业性,至今没有形成专业化建设的规模和基础,这些康复机构的发展状况都令人担忧。

  二、中国康复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中国康复技术人才的缺口非常大,目前各类康复技术人员不到2万人,其中,康复治疗师只有5000多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康复技术人员与人口的比例非常低。

  以物理治疗师为例,目前世界各国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值在平均大约70人/10万人口,挪威是145.63人/10万人口,荷兰是67.97人/10万人口,澳大利亚是48.37人/10万人口,加拿大是25.12人/10万人口,美国是17.34人/10万人口,日本是11.92人/10万人口,马来西亚是1.46人/10万人口,中国大陆是0.4人/10万人口。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至少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才。

  目前,中国的康复人才主要由其他专业转行而来,通过去国外进修学习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然后回国工作,这部分医务人员成为中国的康复师资队伍。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是在国内的康复机构进修一段时间,然后直接成为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缺乏资格认证。只有少部分人通过在大学或医学院的康复医学系学习,取得中专、大专、本科的学历,少数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康复医师的专科化培养(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只在极少数的综合医院进行,还没有形成制度。

  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才正式批准建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学制4~5年,相继有14所医学院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每年培养的康复治疗师人数也就700多人,因此,科班毕业的康复治疗师还是凤毛麟角。虽然,我国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层次已经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但每年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培养人数仅几十人,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虽然,卫生部已决定开设康复治疗师职业培训和资格考试项目,中国医师协会也成立了康复医师协会,还有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华医学会物理与康复医学分会等组织,但中国的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资格认证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始。另外,有关专业设置、职称系列、业务领域、诊疗科目等方面的政策还不够完善,这对康复人才队伍的发展很不利。

  毫无质疑,严重缺乏康复人才是制约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瓶颈”。

  三、国际上的康复人才培养模式

  在大部分发达国家,***代康复医师是由其他专科医师转行而来的,第二代康复医师大多是采用师带徒的方式培养出来的,而到了第三代就已经走上正规的专科医师培养轨道。

  康复医师的培养大多采用专科医师培养的模式:

  学生从大学毕业后取得学士学位,然后报考医学院校,取得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再进入4~5年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后参加康复医学专科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康复医学专科医师资格。在一些医科大学里,还设有康复医学的硕士、博士学位。

  康复治疗师的培养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在大学或医学院设置物理治疗(PT)专业、作业或职业(OT)治疗专业,培养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康复治疗师,如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二是建立专门的康复学院或康复治疗师学校,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康复治疗师,如日本、荷兰等国。康复治疗师的资格认定一般由相应的学会或协会负责。

  其他如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特殊教育、心理康复、社会康复等专业人员的培养则分散到各个相关的专业中,建立专门专业的不多。

  四、中国康复人才培养的战略设想

  1、贯彻全面康复的理念:从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层面去培养专门的康复人才。

  2、采用多种培养形式:既要在大学或医学院设置康复医学系、物理治疗专业、作业或职业治疗专业,也要考虑更多地建立专门的康复学院或康复医学院,培养专门的康复人才。

  3、康复医师的培养要逐步走向专科化:康复医师的培养一定要逐步走上正规化的道路,即医学院校本科毕业后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制,在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建立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养体系,而且要尽快建立康复医师资格认证体系。另外,还要考虑康复医师的分化问题。即在康复医师的培养过程中,考虑到康复医师的专业化方向,如以脊髓损伤康复为主要专业的康复医师、以小儿脑瘫康复为主要专业的康复医师等,保证康复医师的水平既要有一定的广度又要有一定的深度,达到一专多能,学有专长,业有专攻。在专业化方向问题上,也可以采用硕士、博士、博士后的研究方向来体现。

  3、采用多层次培养模式:康复医师的学历层次应该鼓励达到硕士或硕士以上,康复治疗师的学历层次以本科为主,硕士、博士层次的治疗师应达到一定的比例。

  4、尽快建立康复治疗师资格认证体系和制度:应尽快建立中国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协会,创造条件加入世界物理治疗师协会(WCPT)和世界作业治疗师协会(WFOT),在康复治疗师的资格认证上尽快与国际接轨。

  5、利用大学或医学院校的护理系、工程系、教育系、心理学系、管理系等培养各类康复人才。也可以在康复学院或康复医学院中,开设相应的专业。

  6、在康复人才培养中要充分体现团队协作的理念:在实习阶段,应组织不同形式的团队合作式教学,让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心理康复师、社会康复人员及康复工程人员以及各类实习生组成工作小组,开展会诊式教学,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全面康复为目标、以回归社会为目的的康复理念,让各类实习生在教学中充分理解自己的角色和作用。

  7、通过国际合作,与国外知名的大学联合培养康复人才是一条捷径,可以适当解决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经验缺乏、教材不够系统、实习基地太少等问题,也有利于尽快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康复领域的交流。

  8、要把康复人才培养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国的康复事业必须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康复事业带有公益性、福利性,肯定会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应及时在国家的人才培养规划中科学设置康复人才的类别、根据社会需求规划培养数量、加强资格认证和行业管理,应出台一些鼓励政策,让更多的综合大学或医科院校设置康复医学系和康复治疗专业,更应该想办法建立专门的康复学院或康复医学院。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专家

姓名:李建军 主任医师 <p>教授</p> 详细

专长:

骨科、脊柱损伤、脊柱肿瘤、脊髓疾病、运动损伤、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颈椎和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尤其擅长骨关节运动损伤和退变康复、脊髓损伤的亚…

出诊: 星期二 上午

简介:  李建军教授从事骨科、康复医学与残疾人康复事业一线工作30余年,带领团队将我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水平跃居上世界先进行列。擅长治疗:骨科、脊柱损伤、脊柱肿瘤、脊髓疾病、运动损伤、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颈椎和腰椎椎间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