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皿的选择:煎药时应尽量使用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忌用铁器、铝器、铜锅。 煎药前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30-60分钟,水量淹没过药面约2cm。每剂药煎两次。 ***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煎20-30分钟;第二煎: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 煎药***加盖,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一般成人每次150毫升,学龄期儿童100毫升,婴幼儿50毫升为宜。 “先煎”、“后下”、“包煎”、“溶化”、“冲服”等特殊的煎法怎么理解? 先煎:一些质地坚硬的贝壳、矿石类药材,如石膏、牡蛎、龙骨等,较其他药先煎15~30分钟。剧毒药如生南星、生半夏、乌头等,提倡先煎2小时以上,口尝无麻舌感为度。 后下:煎药完成前3~5分钟将规定的药味放入,一般针对含挥发性或热稳定性差的成分的中药,如薄荷、砂仁等。包煎:煎药时使用纱布宽包,常针对一些细小、有绒毛的饮片,如车前子、海金沙、旋覆花、枇杷叶等。 凡贵重、数量少和挥发性强的药物,如珍珠和三七不需煎煮,只要将药物研成细末,再用煎好的药液冲服即可,而对人参、鹿茸等,为了减少损失,另煎煮。有些胶、糖类药物(如阿胶和饴糖)溶解后粘度较大、泡沫多,煎时会结底焦化,并影响其他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所以也应该将这类药物溶于已煎好的药液中。 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药物,如肉桂末,***是将其制作成片,放入有盖的容器中用沸水浸泡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