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访问 | English

健康科普

联系我们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北路10号

010-67563322

crrcweb@163.com

健康知识

[专家谈“非典”]转自搜狐

作者:曹学军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心理专家唐登华:“不恐病、不轻病”。重视个体调整。首先要接纳和理解自己的情绪,要明白有些情绪反应不是自己能够随心所欲控制的;要尽量多地去寻求家人、朋友、同事等给予自己的情感支持;要通过登陆卫生部官方网站或其它途径,切实了解相关知识、信息,尽量减少不确定的“可能”;冷静面对疫情、面对变化,增长知识,保护自己;尽量多地给自己创造快乐源泉,舒缓压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与应急处理办公室主任杨维中:感冒或者咳嗽就怀疑非典型肺炎,大可不必。在春季,比较常见的是呼吸道、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一些典型的肺炎、支气管炎等等。所以,不必一发生以上症状就害怕,怀疑自己患上非典型肺炎。我觉得,如果有人发烧很高、同时伴有咳嗽,甚至出现全身乏力、肌肉疼痛、头疼等症状,特别是他到过发现非典型肺炎的地区,接触过类似的病人,就应该去医院检查。转自搜狐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戴口罩可以遮住鼻子和嘴,却遮不住眼睛。勤洗手似乎更有效。

    卫生部规定医院非典型肺炎病区消毒处理方案

    非典型肺炎病区怎样进行消毒处理?卫生部日前制定《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指南(试行)》作出规定。
    (1)空气消毒:
    非典型肺炎病房的空气消毒处理。需要定期消毒的有隔离病房、放射科机房、病区值班室、更衣室、配餐室、病人电梯间、门诊候诊室、病区走廊等。病房有人的情况下,强调病房的通风,特别是强调自然风的通风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排气扇)。可用乳酸加热熏蒸消毒,每天上、下午各消毒1次,按规定将乳酸溶于适量水中,加热蒸发,使乳酸细雾散于空气中;病房无人的情况下,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天2至3次。
    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ICU病房必须专用,不能收治其他病人。
    (2)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病房、走廊、检查室、X光室、B超室、检验室、治疗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场所地面要湿式拖扫,可用0.1%过氧乙酸拖地或0.2%至0.5%过氧乙酸喷洒或1000mg/L至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拖地)。
    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病历夹等可用上述消毒液擦拭消毒。
    病房门口、病区出入口可放置浸有2000mg/L有效氯的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预防“非典”戴口罩有讲究

    现在很多人在出入人多的公共场所时,都习惯戴口罩,以防感染“非典”。但医学专家却提出,不少人戴口罩的方式并不正确,比如有的一味选择层数多的,有的虽然戴着口罩,可口罩与脸中间还有很大缝隙,有的摘戴时没有注意到口罩的卫生,这不仅不能很好地起到预防作用,可能还会引发其他不适。

    专家介绍,人戴上口罩犹如给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使空气中夹杂着的大量灰尘、细菌、病毒和各种有害的气体等不能进入人体。由于非典型肺炎的细菌很顽强,而且主要靠飞沫和近距离接触传播,所以现在一般推荐戴12层的口罩,16层口罩在药店里也很常见。如果戴过厚的口罩,会感觉很憋闷,特别是长时间戴,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反而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

    也有人认为口罩越大越好,捂着口鼻还有富余。其实这样的口罩并没有起到过滤有害物质的效果,因为危害物会随空气经由脸部与口罩间的细缝被吸入。根据卫生要求,戴上口罩后应能罩住口、鼻和眼眶以下的大部分面积。如口罩过大或过小,病菌、粉尘、污物容易从口罩的边缘或鼻两侧的间隙中进入,影响到口罩的过滤作用。口罩的过滤作用重点是在鼻部,因为人在不讲话时一般是闭着嘴的,可是有人戴口罩时为了呼吸的通畅而将鼻孔露在口罩的外边,这就失去了口罩起保护呼吸道的“屏障”作用。

    另外,因为口罩直接接触口腔、鼻腔,所以口罩本身的卫生尤为重要。口罩两面不能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沾染的污物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入人体,而成为传染源。另外,口罩在不戴时,应叠好放入清洁的信封内,并将紧贴口鼻的一面向里折好,切忌随便塞进口袋里或是在脖子上挂着。如果口罩已被呼出的热气或唾液弄湿,其阻隔病菌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平时***多备几只口罩,以便替换使用,戴过的口罩应每日换洗一次。洗涤时应先用开水烫5分钟,再用肥皂搓洗,清水洗净后挂在烈日下暴晒。
    传染病专家:防“非典”要做到“四勤三好”

    北京4月18日电 解放军302医院部分传染病专家认为,防范非典要做到“四勤三好”,即: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口罩戴得好、心态调整好、身体锻炼好。
    勤洗手这是预防病毒传染的***道防线。要时常保持双手洁净,洗手时手心、手背、手腕、指尖、指甲缝都要清洗,肥皂或洗涤液要在手上来回搓10—15秒,整个搓揉时间不应少于30秒,***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有条件的,应照此办法重复两到三遍。触摸过传染物品的手,至少应搓冲五六遍。
    勤洗脸脸部容易寄居病毒。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鼻、咽和眼侵入人体的。洗脸可把病毒清洗掉,使鼻、口腔和眼等病菌容易侵入的部位保持洁净,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
    勤饮水春季气候多风干燥,空气中粉尘含量高,鼻粘膜容易受损,勤饮水可以使粘膜保持湿润,增强抵抗力。同时,勤饮水还便于及时排泄体内的废物,有利于加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勤通风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可稀释减少致病的因子。非典型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空气流通后,病原菌的浓度稀释了,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小。使用空调的房间更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
    口罩戴得好戴口罩犹如给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使病毒和细菌不能进入人体。但口罩没必要出门就戴,在进入医院看病、探视病人或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建议戴上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口罩***“四小时一更换、一用一消毒”,家庭可用微波炉消毒或用蒸汽熨斗熨烫。
    心态调整好对非典型肺炎我们应正视它的存在,不必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的传染性极强,对生命健康会带来一定威胁。只有以健康的、科学的良好心态生活着,我们的免疫系统才会免遭侵袭。
    身体锻炼好眼下正值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大家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外出旅游,多到户外、郊外呼吸新鲜空气,但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合理安排运动量。
    专家同时提醒大家不要随意服用预防药物,滥用药物有害无益。一旦出现了发热、咳嗽、头痛、畏寒、乏力、关节痛、全身酸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明确诊断治疗,千万不要乱投医、乱吃药。

    流行病学专家提醒:国内出行需要“十项注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1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就春季在国内出行应该注意的事项作了介绍。
    曾光说,出行需要打乱平时的生活,接触的人群会比平时多,即使没有出现“非典型肺炎”,也要在精神上和身体上有所准备。
    他从十个方面提出建议:
    1、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注意均衡膳食,增强自身免疫力。
    2、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减少在人员密度比较大的地方滞留或活动时间。不过,应活动有度,注意充分休息。到空气质量好的地方去,本身就能积极减少呼吸道疾病,尽量选择登山、到海边、到森林去。
    3、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肠道传染病。打喷嚏、咳嗽后要洗手,洗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净。外出客居宾馆、旅店时,使用自己携带的洗漱用具。
    4、在旅游景点和风景区参观、旅游时,尽量避免接近动物和鸟类。因为研究发现,不少疾病都与动物和鸟类传播有关。
    5、晚上睡觉前要开一段时间窗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6、饮食方面要少聚餐,不吸烟、少喝酒。
    7、如果出行期间自己或旅伴发现有发烧、腹泻、咳嗽、气短或高烧不退的症状,要果断中止旅行,就地就医。一定要服从医生和医护人员的安排。病人要自觉与旅伴隔离,对自己健康恢复有利,同时,也是一种必要的社会公德。
    8、出行时的常见病主要是感冒、咳嗽、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适当备一些药就可以了。如果自己用药,一定要有充足的把握,不能滥用抗生素类药物。
    9、关于“要不要戴口罩”:出门旅行要“带”口罩,但不是什么时候都“戴”,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戴。如果自己出现一些异常症状要戴;旅伴中有出现异常症状时要戴口罩。
    10、另外,准备出行的人们,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旅行须知之类的小册子,里面有关出行卫生方面的知识,可供在不能及时联系到医疗单位时参考。

    专家:接触非典病人后如何断定是否会发病?

    一些与非典型肺炎病人有过接触的人非常担心:自己是否被染上非典型肺炎?为此,专家们提醒要注意以下事项:
    非典型肺炎病人潜伏期一般在2至12天之间,大多数在4至5天内发病。与非典型肺炎病人有接触史的人一般要通过为期2周的隔离观察。如果已感染非典型肺炎,通常会以高热等症状起病。病人通常先出现发热(腋下体温常在38℃以上),可伴有寒战或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全身酸痛和不适,乏力,部分病人在早期也会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等。发病2至7天后,病人会有干咳、少痰、呼吸困难,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液化验时白细胞数大多数正常或降低,肺部X线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肺炎改变。如果2周以内未发病,而且没有再次接触非典型肺炎的人一般不会发病。

    专家:非典型肺炎病人康复出院后不会传染他人

    非典型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后,会不会再次传染他人?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病专家、医务部副主任周先志。
    周先志介绍说:不会。因为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简称SARS),是由变种冠状病毒(SARS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从目前掌握的非典型肺炎的传染过程来看,非典型肺炎病人的传染性主要在急性期(发病早期),尤以刚发病时为强。当非典型肺炎病人被隔离及采取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治疗措施后,机体开始识别病毒并出现针对SARS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来抵抗和中和病毒。随着疾病的康复,SARS病毒逐渐被机体所清除,其传染性也随之消失。所以,非典型肺炎病人康复出院后,是不会传染他人的。目前,我国已康复出院的1000多位非典型肺炎病人中,尚没有出院后传染他人的报道。

    专家:非典病人康复出院后应注意休息营养和复查

    非典型肺炎病人康复出院后,应注意哪些问题?我军传染病专家、解放军302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周先志认为,非典型肺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疾病折磨,其身心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出院后应特别注意以下保健:
    注意休息,充足睡眠。患者发病期间体力消耗很大,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出院后应适当休息一段时间,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做到生活有规律,工作适度,注意劳逸结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消除紧张恐惧情绪,防止出现情绪低落和心理疲劳。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要适当进行锻炼,通过增强体质改善各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加强营养,合理膳食。患者出院后应注意补充营养,可适当多吃一些富有营养的高蛋白、维生素的食物。每天***饮用1-2杯牛奶、食用肉鱼豆蛋类4-5两、蔬菜***3种以上,加上2种以上水果,再搭配少量油脂,就能获取均衡营养。但不要过于辛辣、油腻。要合理调配膳食,尽可能地吃得杂一些,通过每天多元饮食的营养摄取,来增强肌体的免疫力。
    定期复查,加强防范。非典型肺炎病人出院后,应注意在家隔离一周,每天自测体温2次,并按时服药。如果体温超过38℃并伴有其他不适时,应及时到原治疗医院就诊。出院时外周血像、肝功等各项检查和胸部X光照片已正常者,出院后一周内复查一次;不正常者,应每周复查一次,直至正常为止。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